西太平洋银行的客户将能够通过其银行应用程序与银行工作人员通话,并使用经过验证的电话,该公司希望此举能帮助减少澳大利亚人每年因银行诈骗而损失的数亿美元。
为了阻止越来越复杂的假冒骗局,西太平洋银行将于周二与电信公司Optus合作推出一款新的安全产品,该产品允许客户通过该银行的应用程序接听西太平洋银行品牌的电话,每月有360万人使用该应用程序。
这些电话将由Optus核实,还将显示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原因。
西太平洋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金表示:“这将有助于为客户提供信心和额外的安全保障,以帮助他们击败骗子,并知道他们确实是在与自己的银行联系。”
西太平洋银行SafeCall产品中包含的验证系统,以及披露电话呼叫原因的举动,是澳大利亚的首例。但与此同时,当地银行在应对欺诈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
银行诈骗者通常通过冒充银行欺诈团队的工作人员来瞄准客户,并利用客户的账户信息操纵客户将资金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去年,澳大利亚人因诈骗损失了大约3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假冒诈骗。
据西太平洋银行称,假冒诈骗(包括与银行有关的诈骗)占所有已报告诈骗类型的11%。与此同时,ASIC估计,在2023年,超过3.1万名银行客户损失了5.58亿美元。
澳大利亚的银行一般不会赔偿那些向诈骗者提供个人信息的客户,即使他们是一个复杂骗局的受害者。ASIC发现,银行退还了2%至5%的诈骗损失,并停止了13%的诈骗付款。
从今年10月起,在英国,银行将负责赔偿与诈骗有关的损失,除非消费者严重疏忽或被发现有欺诈行为。然而,许多英国银行已经开始赔偿客户的诈骗损失。
消费者权益倡导人士对西太平洋银行的努力表示欢迎,但他们表示,技术进步的同时,银行的态度也需要改变。
“这正是我们所有的银行都应该做的,利用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阻止骗子,确保客户的终身储蓄是安全的,”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妮·汤金说。
“相反,我们继续听到银行及其代表用‘道德风险’和‘容易受骗’等指责受害者的说法,以及‘银行不应该为(未能保证客户资金安全)付出代价’。”
这些都是该行业在引入反诈骗技术方面进展缓慢的借口——尽管ACCC在2022年初就向银行推荐了收款人技术,但我们预计直到2025年底才会看到收款人技术的确认。”
然而,澳大利亚银行业协会(Australian Banking Association)辩称,英国的报销法律使其成为骗子的“蜜罐”。它还建议电信公司和社交媒体公司分担诈骗责任。